不止投标能串标,招标文件也是串标大帮手,投标人要这样才能避坑
最近政府严查招投标中的“串标”,各种通知政策齐出,其实不光是投标文件有串标现象,在招标文件中其实也有下面来认识一下吧
一、指定特定品牌和厂家
这个就不必说了吧,这种手法是一种常见的问题,大约一半的政府和国企公开采购、招标,即使对那些市场竞争充分,多个竞争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均能满足的情况下,也会明目张胆地指定采购特定品牌、特定厂家的产品。
二、设定特殊的资质门槛
几乎所有的政府和国企所谓公开采购、招标,都会设置各种各样的资质门槛,但是也会有一些甲方会设置奇奇怪怪的门槛,目的就是把不想合作的企业排除在外。常见手法有四种:1、地域限制;2、要求取得某些特殊的资质;3、提出近乎变态的过往销售业绩要求;4、要求在某个指定的网络平台注册为合格供应商等等。
三、设定奇特的技术门槛
与前两种粗糙的欺诈行为相比,为购买商品和服务设定一个独特的技术门槛,并将指定利益相关者以外的其他竞争者排除在外,是一种更加微妙和微妙的欺诈行为。具体方法如下:1。指定产品规格和尺寸;2.设置外来花卉的技术参数;3.对无法实现的设备安装调试提出要求。
四、设计评标办法和报价的陷阱
随着近年来反腐力度的加强,诈骗罪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。目前,最常用的方法是:巧妙设计只有数学人才和报价专家才能看到的评标方法和报价陷阱,无意识地赢得特定利益相关者对采购项目的投标,等等。换句话说,报价就是装饰,一切都是通过关系来处理的。